一幢本身存在“问题”的房屋,相关部门为何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安排居民转移?如今这样让人揪心的“楼倒倒”事件,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原因?奉化市房屋管理局有关负责人等作了相关回应。
追问1
该地段塌楼,是第一次吗?
塌楼旁另1幢楼曾倒塌,责任人被处理
当地居民告诉记者,就在此次住宅楼坍塌的同一个区域,另一幢住宅楼2009年也发生过倒塌,当时居民已搬出。那次事故的鉴定结果表明,房屋倒塌的主要原因是施工质量差,责任人被处理。
有居民反映,当年事故发生后,奉化市曾要求各镇各街道对相关房屋进行一次排查,一旦发现危房,要求居民立即转移。“这也太巧了吧,倒塌的住宅楼差不多都是上世纪90年代建造的。”此次第29幢居民楼的倒塌,让很多人关注老旧小区的住宅安全问题。“第29幢楼坍塌了一半,另外一半会不会坍塌?小区其他住宅楼是否安全,谁来给个说法?”这是该小区居民最大的疑虑。
追问2
为何不疏散居民?
房屋最大倾斜率并未达到7‰的转移标准
据介绍,2013年12月26日、2014年1月14日,奉化市房屋管理局安鉴办两次邀请浙江建院建设检测有限公司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房屋进行评估,并在今年1月17日出具评估报告。报告详细记载了居敬小区29幢房屋出现的各种问题:钢筋锈蚀受力弯曲、多处墙体裂缝且部分裂缝已属贯穿缝、房屋部分墙体的砖受压已出现断裂、楼面预制板缝隙增大、局部粉刷层脱 落。结论显示,“该处房屋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
多位居敬小区29幢的居民也表示,他们多次要求相关部门对他们进行安置,但一直得不到回应。
奉化市房屋管理局安鉴办一陈姓负责人表示,之所以没有安排群众转移,是该处房屋依然没有达到“转移条件”。记者在报告中看到了详细记录。报告称,截至2014年1月14日,房屋的最大倾斜率为3.94‰,并未达到7‰的转移标准。
追问3
C级危房究竟能不能住人?
官方称,根据规定只要加固
奉化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卓厚佳说,2012年开始,奉化市对全市范围内的危房进行了排查,29幢这幢危房楼是2013年年底刚刚发现的。2013年12月份,他们邀请了鉴定单位,对房屋进行鉴定,并对下一步做出了具体的处置安排。鉴定结果为C级危房。
根据原建设部2000年发布的《危险房屋鉴定标准》,对房屋危险性鉴定划分四个等级,其中,C级危房是指部分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现险情,构成局部危房。奉化市锦屏街道党工委书记竺剑虹在发布会上表示,“根据规定,C 级危房只要加固,D级危房才要搬离。因此计划对该楼采取的措施是加固,已经委托公司做了加固方案。”
追问4
为何迟迟不加固?
加固需要四五百万,谈不拢一直拖着
奉化市房屋管理局安鉴办陈姓负责人表示,当时报告是需要对房屋进行加固,但没想到这幢房屋的变化这么快,这位负责人在回答时用了好几个“没想到”。他表示,去年菲特台风过境时,奉化多处小区出现积水,当时居敬小区的积水也很严重,房屋在四五十厘米的水中泡了好长一段时间,可能也加速了房屋的腐蚀程度。
那么今年1月14日报告就要求对该小区进行加固和修缮,为何具体措施迟迟不能进行?陈姓负责人称,加固方案需要各部门讨论,而且费用很高,大概需要四五百万元,当时存在一些争议。方案一直没有通过,事情就耽搁下去了,直到今天出现了小区坍塌的惨剧。陈姓负责人还表示,对于国家规定的最大倾斜率达到7‰的转移条件,他个人表示存在疑义。“如果这个标准定的低一些,比如说达到5‰就需要转移群众,那可能相关部门就会很重视,也不会是现在这个结果。”
短评
谁该为当初的 承诺埋单?
宁波奉化一幢居民楼突然坍塌,7人被埋,其中一人抢救无效死亡。而一年多前,宁波江东区居民楼坍塌致1死1伤,政府官员“举一反三,避免类似事故再发生”表态言犹在耳。谁该为当初的承诺埋单呢?
不仅仅是奉化,在国内许多地方,人们抱怨今天大干快上、偷工减料的“豆腐渣”工程时,似乎发现在建筑质量上曾经颇得人心的“老楼”也隐患频出。人有生老病死,房屋作为一种建筑产品亦如此。一旦发现隐患,就需要及时“看病就医”。然而在各地,老楼危楼加固维护工作整体上并不尽如人意—一些地方采取一拆了之,一些地方任其自然维持现状,甚至忘记了老楼危楼存在的安全隐患。
著名的“海恩法则”指的是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换言之,事故发生前也许早就敲响数次警钟,只是不以为意。以这起事故为例,住户反映,这幢楼早就有危楼信号:右侧房屋持续出现墙体剥落,晚上睡觉都会掉粉尘……
英国建筑的平均寿命是132年,美国是74年,我们不能让20岁就成为我们国内部分居民楼“病疾缠身”的年纪。
|